袁熙(?-207年),字显奕(一说字显雍),袁绍之子,袁谭之弟,袁尚之兄。幽州牧。曹操平定河北之时,他与弟弟袁尚逃往辽东太守公孙康帐下,却被公孙康杀死,二人首级则被献给曹操。
据《东光世系》所载,袁熙妻子为吴氏女,熙与吴氏育有一子袁谦。另其妾甄氏于袁氏败亡后为曹丕所纳。《新唐书》言熙后人世居乐陵东光(现为河北),袁熙为东光袁氏始祖。
管治幽州
收留袁尚
袁尚被曹操破 邺后,投奔袁熙。 建安十年(205年)袁熙部下 焦触和 张南叛变,袁熙和袁尚逃到 乌桓。建安十二年(207年), 田畴帮助曹操为向导偷袭 柳城,袁熙、袁尚与 蹋顿、 辽西 单于 楼班、 右北平单于能臣数万骑在白狼山遇到曹操大战。曹操大将 张辽斩蹋顿,袁尚又与袁熙逃到辽东,欲取公孙康而代之。曹操以 隔岸观火之计令公孙康将其首级献给曹操,表示归顺曹操,北方统一。
曹睿身世之谜
袁熙之妻甄夫人在其出逃后被曹丕所纳,后生下后来继位为魏明帝的曹睿。有一说魏明帝或许是袁熙之子,裴松之在《三国志注》中计算曹睿年龄时,认为甄夫人在建安九年(205年)被曹丕所纳,景初三年(239年)曹睿死时最多也只有35岁,不能计为《三国志》中明帝纪的36岁。
袁熙之妻甄宓
甄宓,也就是历史上的文昭甄皇后,又称为甄夫人。她少有文才,天生丽质。她本来是袁绍的儿媳妇,袁绍被曹操打败后,随行的曹丕见到美丽不可方物的甄宓,顿时惊为天人。后来魏文帝曹丕纳了甄宓为妾,生了东乡公主和魏明帝曹叡。相传,曹植的《洛神赋》就是为她而写的。很多相士都预测她贵不可言。
她小时候就很喜欢读书,懂得学习前人经验,努力让自己成为知书达理、贤惠博学的人。她还力劝家人开仓救济穷苦的乡邻,劝母亲要善待嫂子。曹丕娶了甄宓之后对她非常宠爱,她反而劝曹丕要多纳妾室,让曹家枝繁叶茂。曹丕听了非常高兴,觉得她很善解人意。她还非常孝顺,把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,婆婆也经常夸奖她体贴贤淑。
后来曹丕称帝,后宫佳丽三千,尤其宠爱其中的三个妃子。甄宓远在异地,所以渐渐失宠。她熟知后宫典故,深知自己所处的环境非常不利。她文采斐然,写了一首传世诗歌《塘上行》,抒发了自己被“始乱终弃”的幽怨与悲痛。曹丕知道后非常震怒,于是就派使者去逼迫甄宓喝下毒酒,接着醒悟过来想要追回使者,但是为时已晚。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殒,年仅四十岁。
魏明帝曹叡继位以后,追封甄宓为文昭皇后。她生前一直没有被封为皇后,却在死后几年才得以实现“贵不可言“的预言。